本站支持IPv6访问

强基固本 砥砺拓新 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能力

【打印】

索引号:012934主题分类:卫计风采来源:市卫计局发布机构:榆林市卫计局发布时间:2018-01-02 09:38:57浏览次数:5196


  日前,榆林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惠德存在《中国扶贫》报刊(国家级刊物)上发表题为《强基固本 砥砺拓新 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能力》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古,南接延安市,总土地面积 43578平方公里,辖 1市 2区 9县、176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46个撤乡办事处或行政服务中心,5474个行政村,总人口 383万,有国定贫困县 8个,贫困村 927个,在册贫困人口 90296户、229091人,是陕西省脱贫任务较为艰巨的设区市之一。
 
  精准扶贫实施以来,榆林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健康扶贫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以规划为引领,从强基层、保基本入手,因地制宜,创新举措,着力实施“三精”策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多措并举提升服务能力,全市基本医疗卫生可及性和服务水平大幅提高,就医环境明显改善,城乡居民 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
 
  精心谋划,构建医疗卫生服务新格局
  榆林市制定出台了市县乡“十三五”区域卫生规划,对全市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布局。在市级层面,按照“大专科小综合”的发展思路,以市一院、二院、中医院、榆阳区医疗集团为基础,实行控大补弱,整合资源,补齐短板,坚持错位发展,推进重点专科建设,建立省市专科联盟,着重开展急危重症、疑难杂症处置和科研创新,指导全市二级医院建设,建成辐射晋、陕、宁、蒙、甘地区的区域医疗中心;在县级层面,按照“大综合小专科”的发展思路,以神府、定靖县级综合医院和榆林市一院绥德院区为基础,重点加强儿科、精神卫生、老年病、康复护理、血液透析、病理科、发热门诊、急诊科、妇产科建设,打造南、北、西三个区域医疗副中心。
 
   其他县区设立全科医学科,重点提升服务能力,承担县域常见病、多发病等诊疗服务,力争到 2020年县级公立医院实现二甲全覆盖,县域内患者就诊率达到 90%以上;在乡级层面,整合卫生计生机构,完善技术服务与公共卫生管理功能,加快推进县镇一体化建设,不断提高基层首诊率。每个县区选择建设 3—5所距离县城较远、服务半径较大、服务人口较多、服务基础较好的乡镇卫生院进行重点建设,全面推行县镇一体化,逐步发展成为县域医疗服务的副中心。其他乡镇卫生院根据资源配置现状,以满足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为根本,建成集医疗、防保于一体的卫生服务机构,主要承担日常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承接上级转诊慢性病患者的康复治疗等工作。在村(社区)级层面,基于全市地广人稀、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的总体考量,筑牢网底,合理布点,打造 15分钟医疗服务圈,实现群众就近就医。实行三种建站(室)模式,即:宜一村一室则一村一室;宜建中心站则“一村建站、联村服务”;宜流动医疗服务则组建医师团队,签约巡回诊疗。力争 2018年贫困村卫生室实现规范化建设全覆盖,到2020年,中心村(社区)卫生室(中心)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
  精准发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实施“创建达标”工程,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借力健康扶贫政策,深入开展二甲医院、标准化镇卫生院、规范化村卫生室创建活动,市财政按照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年度建成达标的二甲医院、标准化乡镇卫生院、规范化村卫生室分别奖励 300万元、30万元和 5万元。“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投入卫生计生建设项目资金3.2亿元,建成二级甲等医院3个,标准化乡镇卫生院 20个,规范化村卫生室 3922个,涉及贫困村 350个。市县财政累计投入 9000多万元,为贫困县区配备救护车 30辆,门诊一体化设备 1200多台,彩超、检验、DR放射等检查设备 2000多套。
  实施“十百千”和特岗订单定向工程,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市县以“高精尖缺”为导向,“十三五”期间,面向国内、国外引进 10名以上领军人才(团队),面向省内、省外引进 100名高层次青年技术骨干,面向市内、市外为县区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培养招聘本科以上专业技术人才 1000名,凡培养引进的领军人才入选国家“千人、万人计划”和省“百人、特支计划”的,分别给予用人单位 50万元和 30万元的奖励;乡镇“以留得住、用得上,本土化、专业化”为导向,积极实施全科医生特设岗位、农村订单定向招聘和定向医学生招聘计划,每年招聘大专以上医疗、公卫、医技专业编制内人员 420人;村卫生室从 2016年起,每年招录医疗或公共卫生专业大(中)专以上、应(往)届毕业生 1000名,按照“县招乡管村用”原则充实乡村医生队伍,并以协管员的身份列入财政供养人员。截至 2017年,全市共引进领军人才 5名,引进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青年骨干 38名,招聘特岗、订单定向及“万名大学生”856名,为乡镇医院招聘大专及以上医学专业毕业生 525名,为村卫生室招聘乡村医生和协管员 1200名。
 
  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全面提升医技人员服务能力。市委市政府将榆林市职业卫生学校改制为榆林市卫生计生干部培训中心,并依托市级培训中心、全科医生培训和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实施专业技术人员、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定岗定向培养计划。“十三五”以来,全市共培养专业技术人才720名;选派高层次人才到国家知名医学院校进行研修 64名;免费培养农村定向医学生 30名,先后有 4000多名医疗技术人员参加了全科专业规范化、助理全科医生、全科医生转岗以及中医住院医师、西学人才和农村在职在岗中医等各类培训,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的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实施对口帮扶工程,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十三五”以来,按照国家和省卫生计生委的总体部署,榆林市先后组织协调外省 10家医院与本市 9个县级医院、省内 3家省级医院与本市 5个县级医院、市内 4家三级医院与 8个国定贫困县 10所县级医院、13家县级医院与126个乡镇卫生院分别建立了帮扶关系,签订了合作协议,实行对口支援,提前实现了城市三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覆盖所有县级医院的目标。同时,全市还先后组建医疗集团一个,市县区医联体 3个,县乡村医共体 12个,成立以儿科、眼科为龙头的专科联盟两个,进一步完善了对口帮扶体系。各支援医院按照“解决一项医疗急需、突破一个薄弱环节、带出一支技术团队、新增一个服务项目”的整体要求,把加强人才培养、提高诊疗技术、加强重点专科建设作为对口支援的核心和主导方向,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通过团队帮扶、学科组建、技术帮带、人员帮教、管理带动等多种形式,对县级医院实施全方位支援和支持,既让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医院管理经验在基层落地生根,同时也为基层培养了一支“永远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2017年,各支援医院派驻人数达到 165人次,其中医师 148人次,护理人员9人次,管理人员8人次,同比增长101.2%,帮扶内容涵盖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及中医科等多个临床专业,尤其是针对县级医院常见病、多发病、部分危重症及疑难杂症等疾病提供了多种技术支援和帮扶带教,使县级医院诊疗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服务广度大幅拓展。
  精耕细作,为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全面实行“线上线下”服务,助推分级诊疗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线上”,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推行智慧医疗,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建立全市检验、病理和医学影像质控中心,实现诊疗结果互认互用,控制过度医疗,减轻患者医费负担。与扬州朗森特公司合作,建立互联网+“爱家问诊”信息平台,通过手机APP功能,打造覆盖分级诊疗、网上预约、远程医疗等新型服务模式,把签约服务延伸到个人手机终端,实现医疗卫生服务“零距离”。
“线下”,成立市县乡三级健康扶贫流动医疗队,将先进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服务资源送抵“最后一公里 ”。
 
  市级依托“医疗专家工作站”,吸纳省市及省际对口支援专家,组建了两支、每支由 8名专家组成的健康扶贫医疗队,实行“市帮县”。医疗队每两周一次、每次两天,进驻县级医院重点开展门诊患者接诊、专科病和疑难病症诊治,集中施行大中型手术,开展专题讲座、新技术培训、疑难病例和死亡病例讨论,并对医院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医院推进重点科室建设。
  县级医院依托流动医疗服务车,吸纳省市对口支援专家和县级医疗及公卫专家,组成流动医疗服务队,实行县镇一体“县帮镇”。服务队每周一次、每次两天,轮回辖区各乡镇,重点帮扶乡镇医院实施“八大行动计划”、开展巡回义诊、门诊患者接诊、慢性病指导、上下转诊等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镇级医院依托签约服务团队,吸纳对口帮扶县级医院专家和本院全科医生及“县招镇管村用”协管员,组成流动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团队,实行“镇帮村”。服务团队重点推进村医能力建设,提升村级服务水平。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省级省内及市级专家先后在榆林市的县乡村三级医院诊疗患者34065人次,其中门诊患者 26679人次,住院患者 7386人次,施行各类手术 1245台次,会诊 847人次。各级医疗专家还通过教学查房、示教手术、学术讲座、远程会诊等方式,向基层医护人员传授国内外先进的医疗技术及治疗理念,变“输血”支援为“造血”帮扶,实现授“鱼”更授“渔”。
  全市通过开展对口医疗支援、实施“线上线下”诊疗服务、举办各类巡回义诊活动,不仅使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有了显著提高,而且还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对基层医院的依存度和满意度。2017年,榆林市市域就诊率达到了 93.5%,县域就诊率达到了 88.6%,与“十二五”末相比,分别提高了 11个和 18个百分点。


                              (作者系陕西省榆林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