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IPv6访问

健康知识

身体发出“预警” 请注意查收

【打印】

索引号:016678主题分类:疾病防控来源:广州日报发布时间:2019-08-19 16:23:53浏览次数:1452

    

为什么明明每年都体检,还是被恶性肿瘤盯上,还一查已是晚期?是什么原因导致“肿瘤”成为越来越高频的健康杀手关键词?早期那些容易被当成“小毛病”的癌症“警报”信号到底是什么样的?如果不幸中招,你该一蹶不振,还是该不顾一切抓住所有的“救命稻草”?什么才是抗癌的正确打开方式?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肿瘤专家李爱民为大家细说防癌点滴。

“偷听”到的肝癌——早期发现很重要

李爱民本人从事肝癌的研究和诊治十七年,有一次,竟是在一次“偷听”到的对话中凭着职业敏感帮患者揪出了隐秘的肝癌。当时在超声检查室,他无意听到乡音,原来是一名“老乡”患者做完B超检查和家属正在对话。李爱民“偷听”了一会,就过去搭讪,提出再仔细给患者做一下B超。这一看,果然发现患者肝里有个约一厘米的微小结节,不非常仔细看的话是很容易被漏掉的。在他的建议下,患者进一步接受了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结节还不是很明确的肿瘤,李爱民叮嘱患者三个月后复诊。三个月后患者再次核磁共振检查时,结节已增大到2cm,临床确诊肝癌。由于肿瘤包绕了肝脏区域几大血管,手术风险大,难以完全切除,最后他建议患者接受了局部放疗。放疗后复查发现肿瘤仍有残留,又采用无水酒精注射疗法进行化学消融。如今八年过去,肿瘤没有复发,基本达到了临床治愈。

李爱民感叹说,大部分的癌症最可怕的不是不可治愈,而是早期没有发现。以肝癌为例,一般早中期没有症状,难以发现,体检时两厘米以上的病灶才容易被发现,而大部分患者都没有李爱民的这位老乡那么幸运,他们确诊的时候都已经是晚期了,让人非常痛心。肝癌的患病与肝炎关系密切,在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以千万计,肝炎的发病率也是不小的数字。但在这个数量庞大的人群中,绝大部分的肝炎患者并没有进行很好的自我管理。“如果能够早期筛查,定期体检,大部分癌症是能够早期发现的。”

另一方面,早期发现癌症除了患者本身重视癌前疾病的规范治疗和定期检查外,也很考验基层医生的能力。“很多晚期患者都来自基层,不能及时在大医院得到诊断。所以在癌症的防治方面,提高基层医生的筛查诊断能力是基础,这方面还需要很多努力。”

关注这些身体信号 有助癌症早发现

李爱民说,绝大部分癌症早期是很难发现的,但也并不是没有痕迹、不能发现。很多癌症早期都是有迹可循的。

常见肿瘤的早期症状中,首先可体现为浅表的肿块。比如淋巴结肿块提示淋巴癌、鼻咽癌;比如发现乳腺包块等。

另外是浅表部位长期不愈合的糜烂、溃疡,又能排除糖尿病,那可能提示恶性黑色素瘤、皮肤癌。所以身体上的黑痣,要留意有无短期内增大、有无颜色变化、有没有发生顽固性的溃疡,一旦有异样,应尽早处理。

第三个信号是出血。比如鼻咽癌早期可能是鼻涕有血丝;肺癌早期的信号可有咯血或痰中带血;肠癌的出血则表现在便血或排便习惯变化;肾癌、膀胱癌表现为血尿等。

另一个信号是梗阻。鼻炎癌的梗阻体现为鼻塞;食管癌的梗阻体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早期进食有异物感;肠癌梗阻体现在腹痛,便秘或腹泻、大便习惯的改变;肝癌、胰腺癌、胆管癌的梗阻症状表现为黄疸。

癌症早期还可能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持续低热、贫血、骨痛等。充分全面地掌握这些癌症早期症状,对于癌症早发现是很有意义的。

年年都体检 怎么还是防不胜防?

明明每年都有体检,怎么运气这么不好,一发现肿瘤就晚期了,如此让人措手不及?临床上,李爱民也遇到了不少患者发出类似的疑问。其实,体检内容的安排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健康状况、不同年龄阶段来设置合适的体检项目。千篇一律的常规体检很可能覆盖不到所有健康风险。

李爱民说,45岁以上人群的体检内容设计中,应强化癌症高发部位的检查。而且在癌症的筛查中,影像学检查永远是第一位的,而不是抽血。血液学的检查在癌症的筛查中只能是一种辅助手段。比如筛查肺癌要使用胸部薄层CT扫描,肝脏、甲状腺、女性乳腺、子宫附件等部位的肿瘤筛查,都要超声。

针对不同基础疾病患者,需要重视的检查手段和内容都不一样。比如多发性肠息肉患者,要每年一次肠镜检查;萎缩性胃炎患者要每年做一次胃镜;肝硬化患者3~6个月一次肝部B超检查等。总的来说,建议45岁以上人群有条件的可找专业肿瘤科医生对身体健康状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梳理,再有侧重点地选择以后的体检项目。

倘若不幸中招 该如何面对它?

李爱民提醒,诊断出癌症以后,最重要的是找到专业的医生给出合适的建议,制定针对性的诊疗方案,接受规范化的治疗,而不是到处打听偏方、小道消息。

同时,患癌后良好的心态很重要。患了癌症并不会天塌下来。目前的医学水平下,很多癌症是可以临床治愈的,能够长期生存的,不需要谈癌色变。要学会接受、面对它,乐观的心态对战胜疾病很重要。临床实践也发现,长期处于压抑、抑郁状态的患者,治疗效果会差很多。

另外,癌症患者更需要重视良好的饮食习惯、加强营养。对抗癌症的病人消耗很大,如果没有足够的营养支持,处于长期营养缺乏的状态,肌体的免疫力、抗病能力也会下降,导致治疗效果差。尤其是在抗癌过程中很多病人会接受化疗,这一治疗手段也会导致病人的食欲变差,很难保证营养的摄入,这种情况下需要有好的营养支持来保证机体的日常需要和抗病康复的需要。患者和家属在营养支持方面,同样可以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总之,很多癌症如今已有“慢病化”的趋势,科学的诊疗态度、乐观的心态、足够的营养支持,可以让抗癌变得大有希望。

这家医院将建2000m2远程会诊中心

2013年南方医院肿瘤团队成功植入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成立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到今年已有6周年,肿瘤学科一直是该院的龙头学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该中心的近50人的医生团队中,有客座教授、院士6名,教授/主任医师11名,留学归国人员12名。现已建设肿瘤内科6个病区、胸部肿瘤科、腹部肿瘤科、妇瘤科、头颈肿瘤外科等多个亚专科,可开展手术、放疗、化疗、介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各种肿瘤治疗。中心连续三年荣登中国医院排名榜华南地区最受欢迎的肿瘤专科榜单。去年在艾力彼全国医院榜单中排名全国肿瘤医院第60位。

李爱民表示,未来还将建设起融合人工智能诊断、网络肿瘤医院和远程会诊和数据处理的两千平方米“智慧医院”平台,相应项目即将准备招标,目标是将肿瘤中心打造成华南地区的“标杆”。这些项目的建设,不但使基层患者能远程就诊,也将实现助力提高基层医生的癌症早期筛查诊断水平和癌症慢病化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