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支持IPv6访问

中医中药专栏

【驼城名医杏林春暖】李军:甘为春泥护长青 誓做良医守健康

【打印】

索引号:022610主题分类:名科名医来源:市中医医院发布机构:榆林市卫健委发布时间:2021-08-16 08:58:50浏览次数:5610

 

“甘为春泥护长青,誓做良医守健康”,这是李军从医17年来恪守的医者誓言。在这17年的时间里,他在心内科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始终坚守着医者仁心,传承着医者仁术,追求着内心不变的医者理想。

人物:      

   李军,副主任医师,榆林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主任。在冠心病、重症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诊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率先在市内成立“中西医结合心衰病房”,并获评“国家心力衰竭医联体”。带领团队在院内开展了冠状动脉造影术、冠脉支架植入术、起搏器植入术等,开启院内一站式冠脉及周围血管诊疗模式。

创新,知难而进

   2007年的一天上午,患者郭应连来院就诊,这位80岁高龄的老人,已经反复气短10余天,不能平卧,活动严重受限,生活质量下降。在外院发现大量心包积液,但因年龄大,穿刺风险大,未予治疗。老太太感觉无望,放弃治疗,准备在家中“等死”。儿女不甘心,辗转来到榆林市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患者被使用了一种改良的心包穿刺术,症状瞬间得到了改善,不但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还延长了她的寿命。老太太后来每次来医院,总会笑着说:这个年轻医生真厉害。但这种新技术的应运,绝非偶然。

   “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是李军对自己的一贯要求。早在2007年,当时医院的心包穿刺技术停留在传统技术水平,因为传统技术风险大,许多医生望而生畏,不敢实施此项技术,一年也不曾穿刺一例病人,严重影响了病人的诊治。李军借鉴介入技术,利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心包积液,一改传统心包穿刺术的弊端,不仅操作简单、易行、痛苦小,而且,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2008年“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心包积液的临床应用”获榆林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填补了市内空白。目前,这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有许许多多的患者获益。对李军来说,技术没有止境,追求不能停步。他潜心临床诊疗的同时,对科研和技术总是身先士卒,带头攻关。在辛勤耕耘后,也有了累累硕果。目前拥有3项科研成果,获市级进步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部分获得市级科技论文优秀奖,也是第四届科技调研成果奖及第五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专科,不懈追求新高度

   2013年,李军从北京阜外医院进修归来。这一年对他的影响和触动非常大,尤其是阜外医院的先进技术、人性化管理和团队协作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2015年,李军担任科主任以后,立志要把上级医院先进的技术、优秀的文化在自己的科室生根发芽,将专科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患者曹某,患有“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急性发作”,在佳县某医院治疗半月无效,被多次告知病危,全家人惊恐不安。冒着风险转诊来到心血管病科。李军采用北京阜外医院所学的方案,缜密治疗,一周后病患转危为安。他挽救了一条生命,拯救了一个家庭。李军发现,基层医院散布着大量的心力衰竭患者,而且,治疗方面与上级医院相比,差距很大,甚至治疗不规范。为此,他先后到佳县、绥德、神木做调研发现,基层医院的情况更加糟糕。所以,李军萌发了新的想法,向阜外医院学习,开设心力衰竭专科病房,走精准医疗路线。在院领导的支持下,他先后与北京阜外医院、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联络,建立心衰联盟。以此平台来规范心衰治疗,上下互动,远程会诊,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规范、有效的救治。经过李军主任一年多的努力,心衰病房初具规模。作为榆林市唯一的专科特色病房,不仅凝聚了李军主任的辛劳,更是凸显了他心系一方百姓健康,为广大患者搭建高质量、高层次救治平台的大爱仁心。

   2019年,心血管病科挂牌成为“西京医院介入中心榆林协作中心”,全面开展心血管介入治疗,填补了医院介入技术的空白。

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  
  
“我的血压高,但是我没有症状,吃的什么药,你们医生就爱推销药!”,“医生说我的血压正常了,可以停降压药啦!”,“广告说,降压鞋垫效果好,不用吃降压药”。作为心血管病科医生每天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都是老百姓对医学和用药常识的误区。李军深知,这种错误理念根深蒂固,非一日可改变。单纯教会患者吃几种药容易,但要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正确把控,谈何容易。特别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推销保健品,忽悠老年人的种种劣迹,作为健康卫士,让全民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义不容辞。为此,在李军的带领下,提出“改变患者对疾病的意识形态”的口号,从根源抓起,坚持打持久战。科室自己集资,购买投影仪,固定在每周三早晨,对所有患者和家属进行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从疾病的概念到治疗的方案再到日常生活行为的正确建立,多方位、多层次进行理念的灌输,纠正就医中的不良习惯

和错误行为,以确保患者从细节做起,告别疾病的威胁。

  这种教育模式已经坚持了两年多,成为科室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深受患者和家属的赞扬。每一位患者在住院的过程中,不仅治了“身病”,更是治了“心病”。对此,李军主任说:“上医医心,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只有这样的坚持,才能做个当代的良医,才能无愧于心地做到以全民健康为己任。

医心,自是菩提 

   佳县朱家洼患者王耀勤是一位67岁老人。一日,李军大查房时,看到老两口都在吃“干馍片”,李军随即便问“是不是胃不舒服,饮食受限啊?”,老人羞涩的笑了笑,没有言语,同时慌忙收起手中的馍片。一同查房的护士说,老人家庭经济拮据,是“五保户”,为了看病,老两口一天吃一顿饭,而且是两人同吃一份饭。当再追问时,老人表示情况属实。李军随即给老人100元现金,要求老人必须保证正常饮食,不然影响病情康复。老人感激的接受了这份资助。大约一个月后,老人特意带了一小袋精挑细选大红枣来感谢李军,被他当面谢绝。面对这个“医生好人”,老人倾诉衷肠,哭诉了自己苦难的原委。医生简简单单的行为再次让老人感受到“还是好人多啊!”。

   这样的事情在李军的工作生涯中不止一次的发生。同样是佳县患者,张娥,患有“风湿性心脏病”,3年来,反反复复的住院,典型的“因病返贫”,出于同情,也得到了科室医护的捐助。李军不止一次的带动和呼吁大家为困难患者捐助。医者仁心,仁爱的恻隐之心处处可见。用李军的话说,行医是件积善积德的事,付出爱心是每个医生必行之事。一袭白衣加身,自是神圣,秉承一颗丹心,自是仁心。       

仁心妙手为良医,心正药真除沉疴。李军始终坚持做良心医生,任劳任怨,不负使命,默默无闻。多年来,他是多个医疗组织、协会的常委和委员,个人多次获得先进个人,优秀科主任等殊荣,他带领的科室以突出的业绩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集体。风劲帆正扬,年轻的李军正踏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