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四届六次会议第430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日期:2021-10-22 07:54

  别:B

 签发人:高怀和

 


 榆政卫健函〔2021685

 对市政协四届六次会议第430提案的答复函


张延平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榆林市区域化“医联体+医共体”共联结合建设的构想的建议》(第430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十三五”时期,我委坚持把改善群众就医环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进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坚持扩南控北强东西的发展思路,以打造“一主三副”区域医疗服务中心为重点,全力推进县级二甲全覆盖、标准化乡镇卫生院、规范化村卫生室三大达标创建工程,南部,将市一院绥德院区(老二康)确定为南部医疗服务副中心,积极推进与南五县二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组建紧密型医联体。北部,以打造神木市为全国县级医院医改示范点为抓手,建设北部区域医疗服务副中心,目前在医院管理、学科建设、医疗服务、信息化建设和远程医疗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西部,以创建靖边、定边县镇村一体化管理试点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打造西部医疗服务副中心。在榆林中心城区,建设高标准、高水平的全市区域医疗服务中心,目前有市第一医院榆林医院、市第二医院2所综合三甲,榆林市中医医院1所中医三甲医院,星元医院1所综合三乙医院,市传染病医院(市三院)、市精神卫生中心(强制医疗中心)2所三级设置专科医院和榆林高新医院(医养结合、脑瘫患儿康复)、榆林微创外科医院(颈肩腰腿疼痛康复)等民营医院。市域内牵头组建医联体36个,其中医疗集团1个、医共体12个、专科联盟22个、远程医疗协作网1个。各县市区按照全市统一安排部署,结合实际,开展不同形式的医联体建设工作。

十四五时期,我委将结合您的建议,通过以下措施加强医共体建设。

一、将建设以市中心城区为中心、神木、绥德、靖边为副中心的“一主三副”医疗资源布局,积极推动我市优质医疗资源整合利用和辐射带动,实现全市医疗卫生资源合理布局和均衡发展。进一步推进医联体、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优化内部运行机制和分工协作机制,细化政策设计,完善激励机制,调动牵头医院积极性,开展分级诊疗考核,巩固分级诊疗制度,加强行业监管,扎实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主阵地作用。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护理、康复等机构参与医联体、医共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和贫困地区流动,深化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 

二、引进国内高层次卫生人才和急需紧缺岗位人才,探索采用聘用、坐诊指导、短期兼职、项目委托、对口支援等柔性引才办法,不受单位编制、专业技术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工资总额限制,通过特设岗位予以聘用。支持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参与 “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和“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等省级重点人才工程项目。培养引进国务院特贴专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长江学者等,造就一批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学科带头人和行业领军人才。

三、推进基层人才招聘工作。继续实施县及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定向招聘医学类毕业生,每年不少于100名,聘用人员要优先用于乡镇卫生院。取消县镇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原有人员编制身份限制,县域内统筹调配使用。扩大用人单位招聘自主权。对急需紧缺人才自主招聘。精准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加强基层全科医生队伍建设,采取县招乡管村用的办法,每年为乡镇卫生院招聘特岗全科医生不少于100名。

四、建立完善医共体绩效考核机制、薪酬激励机制。合理提高医务人员薪酬水平,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60%用于人员奖励,公立医院绩效工资的水平控制在同地区同类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平均水平的3倍以内,领军和骨干人才薪酬达到市内社会平均工资的5倍左右。对关键和紧缺岗位、高风险和高强度岗位、高层次人才等可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多种模式。


                    榆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1年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