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榆林市政协第四届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第99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1-10-22 09:53

 类  别:B

  签发人:高怀和

 

 

榆政卫健函〔2021670

关于榆林市政协第四届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第99号提案答复的函


市政协教科委:

你委提出的《关于推进我市重大疾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的建议》提案已收悉,我委高度重视,经沟通相关部门意见,现答复如下: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市疾控体系经受住了这次疫情的考验,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刻认识到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与持续发展、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意义。我委深入实施健康榆林行动,健全全市公共卫生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扎实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实际制定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目前各项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具体工作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坚持整合资源、补齐短板,完成市、县市区、镇(街道办)、村(社区)四级疾病防治网络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和改造,建立以全市疾控系统、综合医院为重点,以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覆盖全市、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一)加快完成疾控机构标准化建设。按照国内一流标准完成市疾控中心、市地病所迁建,建设公共卫生中心实验室,建成15P2生物安全实验室和1个标准化生物样本库,配置快速检验检测和应急检验专用车等设备,具备传染病病原体、健康危害因素和国家卫生标准实施所需的检验检测能力。

(二)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全面落实人感染禽流感、新冠肺炎、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实施专病专防,将全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全国较低水平。

(三)全面规范疫苗接种管理。按照服务半径城镇不超5公里、农村不超10公里的标准,已完成了全市各级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省()级示范门诊占比达到10%以上。

(四)强化人畜共患病防控。健全和完善市、县市区、乡镇动物疫病防控机构,强化各级职能职责,建立全市人畜共患病信息监测系统,将人畜共患监测纳入全市公共卫生信息体系,健全全市人畜共患病监测预警机制和联合防控机制。

(五)大力提升预防预警水平。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强化信息收集、分析和共享,加大医院、学校、车站等重点领域监测力度,健全网络直报、舆情监测、医疗卫生人员报告、科研发现报告等多渠道疫情监测和快速反应体系。

二、加强医疗救治体系建设

参照国家最新标准和规范,科学建设改造全市医疗救治机构,建立以市级传染病医院、综合性医疗机构感染性疾病科、城市医疗急救机构、专业医疗救治机构为重点的医疗救治体系。

(一)完善提升医疗救治设施设备水平。按照三级标准建成投用市三院(市传染病院),配置床位500 张,其中战时备用病床200;落实“三区两通道”设计要求,坚持“小综合、大专科、强防治、应突发"的原则,科学分置,实现“平战结合”。完成市一院、二院和各县市区综合医院等14 个医疗机构设施建设和标准化改造;每个县市区至少改造1所综合医院,设立独立的感染性疾病区、感染性疾病科,配备一定数量的负压病房和完整的生化检验体系,具备核酸检测能力。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病区要落实“三区两通道”设计要求和消毒隔离规范,设置可及时转换的专用通道和专用排污系统等设施。

(二)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市中医医院迁建将新建独立的传染病楼,设立中医传染病防治专科。结合全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计划,改造完善二级中医医疗机构急诊科和感染科。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加大中医药防病治病、养生保健、健康养老等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覆盖面,发挥中医药在各类疾病日常防护中的重要作用。

三、加强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按照网络化、全覆盖的基本要求,围绕补网点、扩功能、强职责,彻底消除城乡结合部、园区、移民搬迁点等薄弱区域疾病预防控制网络盲区,建设以县级综合医院为统领、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底的基层公共卫生体系。

(一)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化全覆盖。坚持政府主导,实施社区卫生服务补点计划,2021 年底前新建中心城区、城乡结合部、移民搬迁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个、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 35个,完成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设立预检分诊点、配置规范的发热检测等必要的设施设备。全市寄宿制学校和600人以上的非寄宿制学校全部按相关标准设置卫生室(保健室)并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其他学校按照卫生工作需求,配备卫生室(保健室)设施、设备和人员。2021 年底前在全市建成5个以上邻里中心试点,打造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样板。

(二)完善工业园区和工矿企业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加强对人口流动频繁的工业园区、工矿企业医疗卫生服务的管理,彻底消除全市公共卫生服务网络的盲区和薄弱区域。

(三)加大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支持力度。建立市县综合医院和疾病预防专业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发展机制,强化三、二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技术和人才支撑,出台专门管理办法严格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在市县综合医院建立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绿色通道”,使居民常见病、多发病在区域内得到有效诊治。

(四)加快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借鉴宝鸡市城市医联体模式,按照设立分院制的模式,将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托管于市三级医院,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市卫健委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统筹好市区职责和关系,2022 年前完成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密型医联体全覆盖。

四、加强信息网络体系建设

按照5G标准统一设计、分步实施,依托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全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整合全市社会信息网络资源,构建功能完善、标准统一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

(一)加快完善医疗卫生信息化基础设施。编制榆林市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议书,2021年底前,建成市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平台、卫生健康执法应急指挥、视频会议、在线监测、全市远程诊疗等系统,全面提升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健康执法信息化水平。

(二)强化公共卫生数据信息分析应用。2022年底前,依托全市医疗卫生信息大数据库建设医疗卫生大数据分析系统,建成市应急指挥平台,实现市、县市区、镇(办事处)、重点村(社区)公共卫生应急指挥和紧急医学救援指挥全覆盖。

(三)提前布局5G智慧医疗系统。结合全市公共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建设,坚持统一设计、超前布局,加快建设面向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5G智慧医疗系统。

五、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体系建设

围绕引进、培养、使用三个环节,重点抓好医疗救治、预防控制、应急处置、卫生健康执法、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打造一支适应全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需要的人才队伍。

(一)加快建设专业化的人才队伍。编制全市公共卫生人才建设规划,设置人才配备标准,加快引进职业病防治、流行病、感染疾病、卫生统计学等紧缺人才。建立全市公共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基地,重点加强疾病控制和卫生健康执法人才教育培养,加大基层医疗机构医生特别是村医、社区医生、校医、厂医等的技术培训力度,建立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加大全科医生培养使用力度。制定全市全科医生培养计划,核定配置专岗专编,预算专门经费,采取订单式培育、转岗认定、基层就业奖补、特岗医生招考等方式,按照城乡每万居民拥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全面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工作,农村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毕业后全部纳入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三)开展公共卫生领域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尽快出台全市公共卫生系统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方案,赋予疾控系统、卫生健康执法系统等公共卫生机构更大人才引进自主权,按需自主组织社会招聘,加快充实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落实“两个允许”政策,以优化公共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为重点,积极稳妥推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在核定公共卫生机构绩效工资、职称评审指标等方面给予倾斜,充分调动卫生专业人才积极性。

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注与支持,希望能继续提出好的意见建议。



                    榆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1年1014

( 联系人:高婷婷,电话:18992225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