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措并举推进过敏性鼻炎防治研究工作
索引号:024314主题分类:市级新闻来源:榆林日报发布时间:2022-07-14 11:13:24浏览次数:1208
近年来,过敏性鼻炎在榆林一直呈现季节性高发态势,严重影响到市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为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过敏性鼻炎防治工作列为我市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其间,从建成2个市级变态反应诊疗中心、16个变态反应门诊到将过敏性鼻炎纳入特殊慢性病保障,从开展“花粉浓度监测预报体系”课题研究到引进过敏原全定量测定、特异性变应原脱敏治疗新技术新项目,特别是稳步推进沙地治理再提升,以针叶林和油料、灌草植物逐步替代原有沙生植物,开展“抑花”试验有效降低蒿属类花粉浓度,多措并举开展过敏性鼻炎防治研究工作,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7月11日,记者在榆林二院变态反应门诊看到,前来咨询诊疗过敏性鼻炎的患者络绎不绝。诊疗现场,有着3年病史的市民刘小利又一次完成抗IgE靶向治疗。据榆林二院变态反应诊疗中心主治医师高娜介绍,抗IgE靶向治疗对鼻炎引起的重度过敏性哮喘、难治性荨麻疹,临床治疗效果较好。说到病痛的折磨,榆林的每一名过敏性鼻炎患者都有自己的辛酸。对于病因,高娜表示,过敏性鼻炎是免疫球蛋白IgE介导的变态反应,由过敏原、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导致,致敏因素复杂,大部分与个人免疫体系失衡有关。“2018年,我市曾联合北京协和医院,在全市选取7个县市区开展了相关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初步显示蒿属类花粉位列过敏性鼻炎致敏原之首,且城市人群过敏性鼻炎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高娜说。
为了更好提示广大鼻炎患者做好防护,有效降低中重度过敏性疾病发生率,从2019年起,我市在神木、绥德、定边、榆林中心城区设置四个花粉监测网点,每天动态收集分析花粉暴片数据,并在各类媒体平台进行日浓度播报。
“当前,国内过敏性鼻炎效果较好的诊疗手段是北京协和医院开展的特异性变应原脱敏治疗,有望根治过敏性鼻炎。目前榆林二院、榆林市儿童医院已有不少患者在北京协和医院购买药物后回榆进行脱敏治疗。”市卫健委副主任王东林表示。由于脱敏治疗的药物是北京协和医院自制药,引进过程中在药品定价、医保政策等方面需要全省统一推进。经过不懈努力,市医保局已协调省医保局完成了特异性变应原脱敏治疗、特异性变应原皮肤试验等医疗服务项目定价,2021年起过敏性鼻炎患者在本地已开展脱敏治疗。
民有所急,必有所应。早在2019年我市已将“推进过敏性鼻炎防治的研究工作”纳入十件民生实事中,全面增加政府的财政投入,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预防。如今,在榆林二院、榆林市儿童医院变态反应诊疗中心,过敏原全定量测定(过敏原国际金标准检测方法)、一氧化氮检测等检查方法和翼管神经电凝、单克隆抗体注射治疗、脱敏治疗、中医埋线疗法等诊疗手段已全面应用。每年过敏季,我市也会邀请北京协和医院、西安交大一附院等专家来榆坐诊,指导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开展过敏性疾病科研工作,同时组织中青年骨干到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进修学习,不断提升全市变态反应科诊疗技术水平。
“鉴于过敏性鼻炎患者就诊治疗周期长、费用高,目前我市已将过敏性鼻炎纳入城乡居民、城镇职工门诊慢特病管理,城乡居民每人每年可报销500元,城镇职工每人每年可报销2000元,切实减轻患者就医负担。”市医保局副局长刘小艺说。今年4月,市卫健委还与永泽泰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复合微生态制剂临床干预项目研究,希望通过复合微生态制剂免疫疗法调节人体机能,探索根治本病的有效方法。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加大科研力度,对致敏花粉的致敏蛋白组分进行分析,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生产基因重组变应原,提取变应原制剂,为蒿属类花粉脱敏治疗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