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治沙精神代代传

发布日期:2023-07-26 15:22

    惠中权、李守林、石光银、牛玉琴、郭成旺、张应龙……翻开榆林那充满传奇色彩的治沙造林篇章,无数治沙英模的名字,便会不由得浮现于眼前。

他们,敢教日月换新天,凭着满腔壮志豪情和一双勤劳的手,在沙窝窝里播撒着绿色的希望,将茫茫毛乌素大漠变成了一碧万顷的绿洲。他们,以实干实绩铸就了“不畏艰难、敢于斗争、矢志不渝、开拓创新”的榆林治沙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榆林人继承弘扬治沙精神、续写塞上绿色传奇。

downLoad-20230725225222

调研采访团成员围拢在石光银(后排左一)身边,聆听他带领乡亲们播撒绿色希望、筑就绿色长城的治沙历程。 李志东 摄

扎根荒漠 接续奋斗

  7月20日,陕西日报社“生态治理看榆林”全媒体行动调研采访团走进榆阳区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进行采访。

  活动伊始,展览馆前一组真实呈现治沙连女民兵在大漠中艰难挺进场景的雕塑,引得调研采访团全体成员驻足凝望。伴随着女子民兵治沙连第15任连长高艺玲的讲述,一段艰苦卓绝的治沙历史,开始在大家的脑海中慢慢浮现——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榆林北部风沙草滩区大多是黄沙漫漫之地,榆阳区补浪河乡辖区80%的土地被沙漠吞噬,人们过着“庄稼苗苗出不全,沙进人退走他乡”的苦日子。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1974年,54名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榆林姑娘,积极响应“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无惧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义无反顾地加入了新成立的“长城姑娘治沙连”(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的前身),投身瀚海之中战天斗地,用瘦弱的肩膀挑起了治沙造林的重担。

  “‘满天黄沙咱不怕,敢和恶魔争高下……’当时,前辈们就是唱着这首连歌,在茫茫大漠中盖房、修路,找水、打井,种地、造林。” 高艺玲说,40多年来,治沙连女兵一茬接着一茬干、一代跟着一代学,以坚持不懈的辛勤付出,将近两万亩黄沙变成了林带成网、田地成方、渠系配套、粮食自给、农林牧副全面发展的“绿洲”,建成集红色教育、科普教育、观光游憩及农林牧业、治沙科技示范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观光旅游基地,每年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超过10万人次。

  “作为新时代的治沙连女兵,我们将牢记初心使命,在扎实做好植树造林、林木管护等工作的同时,将治沙连的故事讲述给讲给更多人听,让榆林治沙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传。”高艺玲说。

生命不息 治沙不止

  “这里是我治沙造林的起点,也是我们承包治理荒沙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你们看,现在这棵树的树干我都抱不住了……”在定边县白泥井镇四大号村狼窝沙,“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治沙英雄石光银石光银看着茁壮成长的林木,自豪地向调研采访团成员讲述着他的治沙故事。

  1984年,石光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成立了全国第一个“联合农户治沙”的农民治沙公司,开启了自己的治沙造林事业。此后近40年间,他带领乡亲们在25万亩荒沙、碱滩上种活了5300余万株(丛)乔灌木,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筑起了一条长达百余里的“绿色长城”。

  “我一辈子就干这一件事,就是把沙子治住,让老百姓从生态治理中获益,过上好日子。”据石光银介绍,近年来,按照“向生态要效益”的思路,他牵头成立新兴林牧场,把股份制引入治沙工作中,户户有股、按股分红,让农户在参与治沙造林的同时实现增收致富。在同属其治沙片区的定边街道十里沙村,石光银还依托“公司+农户+基地”模式,联合300多户村民兴办肉牛示范养殖场、饲料加工厂、蔬菜大棚种植等10余个经济实体,带动当地群众人均增收近2万元,真正让沙窝窝变成了“金饽饽”。

  治沙造林带来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让石光银倍感满足。更令他欣慰的是,他的孙子石健阳在大学毕业后毅然带领技术团队回到家乡,接续开展育林护林,用心守护着爷爷和父亲建造的“绿色长城”。

  “回到这片沙漠,我就是用实际行动,把治沙这根‘接力棒’拿稳了,像祖辈父辈一样,生命不息,治沙不止。”石健阳坚定地说。 

   记者 李志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