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对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50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日期:2023-10-13 11:02

 别:B类

 签发人:张军

                            榆政卫健函2023〕428号

 

榆林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对政协五届二次

会议第50号提案的答复函

 

农工党:

贵党提出的“关于提升我市急危重症救治能力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榆林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转变,群众就医需求量巨大与优质医疗资源短缺的矛盾尤为突出,我市确实客观存在“急危重症救治体系薄弱、人均重症床位资源不足、重症医疗救治设备配置滞后”等问题。为此,市委市政府给予高度重视,由市长张胜利同志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召开常务会和民生工程提升会,专题研究如何健全完善全市重症医学救治体系,市卫健委调研西安、昆明、厦门、赣州、北京等地,充分借鉴其他省市经验,结合我市实际,将以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契机,重点落实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持续加强人才培养

按照《榆林市卫健系统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方案》(已经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计划利用五年时间,由西安交大一附院为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培养1000名优秀医疗卫生人才,提升全市综合医疗服务能力。一是明确培训对象。市、县(区)、乡(镇)、村四级医疗机构管理及临床医技人员等。二是建设培训基地。将榆林市卫生系统人才培训基地建于西安交大一附院,承担全市医疗机构每年220名学员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培训。三是确定培训方式。全脱产培训。四是明确培训方向。三级医疗机构以医疗管理、专科高精尖人才及市内薄弱专科人才为主;二级医疗机构以妇产科、儿科、急诊、精神卫生科、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等专业为主;二级以下医疗机构以全科医师为主。五是设定培训周期。按照不同专业及岗位需求培训周期设置为:3个月(护理岗位、管理岗位)、6个月(医技岗位)、12个月(专科医师、全科医师、高精技术等)。

二、健全完善救治体系

充分借助西安交大一附院的优势力量,以“弥补榆林城市发展短板,提升百姓健康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围绕心脏病、肿瘤和急危重症等重点专科建设,有针对性地强弱项、提质量,不断建立健全院前急救体系,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及时、规范、有效的急救服务。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在重症床位建设、设备配置、人员培训等方面予以长期投入,全面提升我市急危重症救治能力。二是配齐配足设施设备。利用三年时间,为全市有条件的医疗机构配备ECMO、呼吸机、监护仪、CRRT等重症救治设施设备。三是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依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制定榆林市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建设发展规划,充分结合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统筹规划全市医疗资源,打造卒中、心脏、肿瘤等高水平临床诊疗中心和高水准科研创新与转化平台,带动区域医疗服务能力整体提升,更好地满足百姓对高水平医疗服务的需求。

三、全面加强信息化建设

以国家区域中心辐射带动本区域及周边地区,建立专科联盟,打造家门口的“医疗服务圈”,利用“5G”互联网、物联网、云技术等,开展远程医疗服务、人才培养、分级诊疗和医疗健康大数据分析共享等,推动相关系统疾病的危急重症、疑难病症在区域内得到有效解决。一是120智慧体系融入到智慧城市建设中,打造监测预警、指挥调度、优化路径、远程医疗信息传输、远程专家指导及分级能力救治为一体的智慧急救系统。二是探索“互联网+院前医疗急救”管理模式以及运行机制,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实现从发病现场、急救车到医院的连续、实时的远程急救协作、多方联动,全面提升急危重症救治信息化水平。

感谢你们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得到你们进一步的指导和建议。

 

 

                        榆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7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