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058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日期:2023-10-17 09:51

  别:B

 签发人:张军

 榆政卫健函〔2023587


榆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058号提案的答复函


农工党榆林市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提案》(第058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全市人口老龄化基本情况

关于老龄化社会,一般来说国际上通常的标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以上,那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根据七普人口数据,我市常住人口3624750人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594188人,占比达到16.39%,较2010年上升5.71个百分点,我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但低于全国(18.7%)和全省(19.2%)老龄化水平,居全省第8位。我市65岁及以上人口为403266人,占比11.13%,较2010年上升3.73个百分点。2022年全市总人口361.61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62.09万人,占17.17%,与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05个百分点,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但尚未达到全省平均水平(20.05%)。但我市老年人口区域分布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全市12个县市区中,由于外出务工、上学、就业人口的增加,农村高龄、空巢老人不断增加,农村老年人口相对较多,南六县老年人口较北六县多,人口老龄化快速加深。

二、关于所提建议答复

按照市发改委、市卫健委、市民政局印发的《榆林市“一老一小”总体解决方案》要求,由市民政局负责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及建设,我委牵头做好深化医养有机结合工作。

我委根据部门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总体部署,推动建立完善全市老年健康服务体系,20219月,市卫健委、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医保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完善榆林市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方案以维护老年人健康权益为中心,以全程服务、公平可及、激发活力、共建共享为原则,以满足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为导向,基本建立以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和安宁疗护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大力发展老年健康事业,全面推进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努力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实现健康老龄化。目前,我市依托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健全了老年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失能预防三级预防体系,2022年实现全市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一是不断加强医养结合机构建设。2016年,我市启动开展医养结合试点,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工作。20195月,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了《医疗卫生与医疗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方案》(榆政卫健发〔2019115号),2019年,在市第一医院、第二医院、中医医院、榆林高新医院、各县市区符合条件的二级医院开展医养结合试点。20198月,我委联合市民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对省卫生健康委等省级4部门《转发国家卫健委等4部委关于做好医养结合家机构审批登记工作的通知》进行了转发,进一步精简审批流程、落实扶持政策、加强指导监管(审批工作已移交市行政审批局);2021年起市财政设立了医养结合专项资金,每年投入30万元用于扶持医养结合机构、开展人才培训、考察调研等工作;在省卫生健康委支持和帮助下,榆林高新医院、佳县优抚医院、神木惠民医院、府谷天化老年护理院被评为省级第三批医养结合示范基地;榆林高新医院和横山永康医院、神木市大保当镇医养结合养老中心分别被评为省级第一批、第二批医养结合品牌企业。通过近年来的积极探索和全力推进,截止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有医养结合机构19个,医养结合工作取得一定进展,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其中,2015年成立的榆林高新医院,是一所集医疗、养老、康复、护理、培训为一体的非营利性民办医院,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设置床位700张(其中养老床位300张),现有职工710人(养老护理团队人员310名)。近年来,医院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党建引领谋发展,与时俱进抓创新,立足医疗做公益,突出特色见成效”为办院方针,大力发展“残疾人康复”和“医养结合”养老两项民生事业。首创榆林市“医养结合”型老年护理机构——榆林市榆阳区老年护理院。创新“医养结合、集中供(托)养”模式,解决失能半失能人员养老问题。医院充分利用本院资源,针对不同人员的医护需求,建立健康档案,量身定做服务方案,为其提供医疗、养老、护理、康复、心理干预、休闲娱乐等全方位的服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医养融合,更好地满足了需要特别治疗和护理的特困人员。经过集中护养,入住医院的300多“有饭吃不到嘴里、有衣穿不到身上”的特困人员建起了“新家”,重启了温馨的生活。实现了社会养老老人“医疗”和“养老”随时切换管理模式,实现了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医养有效融合。入住老人往往患有慢性病或常发、易发疾病,对医疗服务高度依赖。养老院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在不换房间不变换床位的情况下,随时可由“养老”模式转入“医疗”模式,即可完成所有的检查诊断及打针输液等医疗流程,医保报销服务自动跟进,打通了医养“绿色通道”。自2016年起,免费开展社会老年人体检筛查建档活动,为全市60岁以上老人进行了体检建档,此项活动为政府和社会解决老年人特别是失能半失能群体医养难题提供了详细的调研资料。目前“医养结合”机构内累计服务老人1000多人次。

二是积极推动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建设。按照中省部署要求,2022年在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建设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建设,建成9家省级第一批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并失能老年人评估服务;今年推动36家二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申报开展省级第二批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向基层延伸。针对基层老年健康服务,我委不断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功能:(一)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常见病、多发病和诊断明确慢性病诊治,提供专业就医路径指导,协助预约上级医院门诊和检查等转诊服务,推进为失能老年人提供家庭病房和特需上门服务;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鼓励基层医疗机构为高龄、重病、失能、部分失能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行动不便或确有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定期体检、上门巡诊、家庭病床、保健护理、健康管理等基本服务。(二)推动中医医院与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院等养老机构开展合作,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均已建成中医馆,将中医治未病理念、中医药康复医疗融入健康养老,鼓励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开展社区和居家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建立医疗契约服务关系,开展上门诊视、健康查体、保健咨询等服务促进优质中医药资源向社区和家庭延伸。(三)探索建立从居家、社区到专业机构的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区嵌入式为老服务机构发展,依托护理院(站)、护理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具备提供长期照护服务能力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乡镇敬老院、农村幸福院等机构,为失能老年人提供长期照护服务。(四)鼓励通过公建民营、政府购买服务、发放运营补贴等方式,支持各类医养结合机构接收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持续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实施基层社区、乡村医养结合能力提升工程。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委将持续发挥好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老龄工作部门的统筹协调作用,联合发改、民政等相关部门开展广泛调研,借鉴发达地区先进做法经验,积极向市委、市政府献言建策,持续推动完善全市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医养结合等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向基层社区延伸,为实现老年人安度晚年、健康老龄化提供坚强健康保障。

感谢贵委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宋耀宏    3893970(办)。


                        榆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