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第五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70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日期:2023-10-17 10:17

  别:B

 签发人:张军

 榆政卫健函〔2023592


对市政协第五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70提案的答复函


九三学社:

感谢贵社对我市卫生健康事业的关注和支持!您《关于推动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提案》(第070号)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基本情况。一是生产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47.4万亩,其中子洲面积最大为21.5万亩,占全市种植面积的45%。中药材产业作为我市新兴的特色产业,已经成为丘陵山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二是规模化种植雏形初现。随着近年我市中药材产业不断发展,形成了多个规模化集中连片中药材种植基地,据不完全统计全市50-500亩规模的种植户432个,500亩以上种植户有27个;种植规模主要集中在子洲,其中50-500亩种植户子洲有360个,占比83.3%500亩以上种植主体子洲有18个,占比66.7%。三是多元化经营逐渐兴起。目前全市中药材有关的从业人员接近10万人,中药材加工企业、合作社55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其中子洲县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1家,绥德县市级龙头企业2家。四是品牌培育初具影响。通过多年发展,我市中药材尤其是黄芪在国内外已具有一定影响,20085月子洲黄芪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定,20185月入选“陕西十大秦药”名录,品牌影响力得到逐步提升。黄芪为主的中药材原材料主要销往河北安国、广东等国内药材市场,高品质的产品主要出口至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地区和韩国、日本等地。五是科技支撑持续强化。近年来我市围绕中药材生产,持续强化科技支持,市农技中心专门成立中药材科,每年积极开展中药材的试验示范,总结发展路径。2020年市政府与陕西师范大学、榆林学院签订协议,共同组建道地秦药研究院,研究院设在榆林学院,通过开展科技创新与推广,产业培育与企业孵化,人才培养与培训等方面的工作,为榆林中药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六是产业经济效益可观。黄芪、甘草等根茎类药材由于生产周期长、投资较大,市场价格一直处于稳定上涨态势。以黄芪为例,生长5年的黄芪,收获后加上种子收入(一般亩产干品400-500公斤,按近几年的市场收购价25/公斤计,亩成品收入1-1.25万元,种子每年收入1800元,可连续采收3-4年种子,除去亩投入4500-5500元),亩年均纯收入2000-3000元,其经济效益高于一般粮油作物,且灾害少,收入稳定。

二、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是我市暂无中药材产业发展牵头部门,也无专业的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二是标准化生产水平低。目前我市多数农户种植中药材无具体技术标准,生产管理不规范,主要凭经验种植。对种植密度、肥料、农药用量均无系统性研究,无量化数据,不懂施肥规律;盲目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造成药效成分不达标和农残超标;加上部分农户不愿倒茬,多年连作,致使土传病害、连作障碍频现,药材质量不高。三是规模化生产能力差。当前我市中药材种植虽已呈现部分模范典型,但主要仍以小户、散户为主,且都种在山地、旱地、荒地等传统作物无法生长的地方,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基地较少,批量供货能力差。加上目前我市中药材种植基本以销售原料为主,只卖“统货”,导致产业链较短,抗风险能力差,价格极易受市场影响。四是产业配套体系不完善。当前我市从事中药材产业农户没有建立全程可追溯体系的意识,加之中药材全程追溯体系建立成本高、专业性强、无相应政策支持,因此我市中药材可追溯体系难以推进。同时市场体系不完善,我市乃至周边山西、内蒙均无较大规模的中药材集散市场,基础设施功能不全,缺乏专业仓储、晾晒、分拣、切片等配套设施;集中销售平台缺乏,药材出售基本靠药商上门收购,农户无法及时获取市场信息,导致药农收益较少。五是与粮争地矛盾日益凸显。2019年以来,随着国家层面耕地“非粮化”“非农化”专项整治工作的推进,我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出现下降趋势,例如2022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50.3万亩,2023年萎缩至47.4万亩,净减少2.9万亩。在全国中药材供需两旺和价格暴涨的大背景下,我市中药材却面临无地可种的尴尬境地,虽然个别县区积极探索林药套种模式,发展林下中药材,但由于人工成本逐年攀升、中药材栽培机械缺乏、栽培技术不成熟,经济效益不明显。六是产业链纵深不够,产品附加值不高。榆林全市有中药材加工销售企业约30余家,年收购、加工、销售各类药材10000多吨。其中湿黄芪9000多吨,多以分等定级后的等级条外销,少部分切片后加工为黄芪饮片、黄芪茶等简单加工产品进入超市销售。不能深加工为黄芪口服液、黄芪注射液等高附加值的药品,企业效益低,辐射带动农户能力自然有限,迫切需要引进或联合组建创新中药研究实体,实现饮片、配方颗粒和创新中药等系列中药材终端产品研制及应用,形成高端产品全产业链。

三、今后工作举措

一是理顺中药材产业管理体制机制,组织制定出台中医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科学指导全市中医药产业发展,改变混乱无序的发展现状;二是组织力量、聘请专家,尽快开展一次中药材资源调查工作,摸清家底、规范种植,为产业发展打好基础;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与各大医药企业对接洽谈,宣传优惠政策,争取引进落地几个大项目,树立标杆、扩大影响、推动发展;四是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重点扶持几个有基础、有市场、有前景的本土企业,力争使企业得到发展、农户同步致富;五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通过“中医药+”、“+中医药”模式,推动中医药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打造以特色康复、健康养老、健康旅游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文化产业链。

(联系人:白鑫          电话:18992225039



                        榆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