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政协第五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354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日期:2023-10-19 15:46

类 别:B类

 签发人:张军

 榆政卫健函〔2023〕597号

 

对市政协第五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354号提案的答复函


 

拓耀飞委员:

  感谢您对我市卫生健康事业的关注和支持!您《关于榆林市中医传承和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提案》(第354号)已收悉。您的建议对我市中医药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经过我们认真研究,现结合我市中医药人才实际情况,答复如下:

  一、中医药人才基本情况

  全市各级中医医院编制人员1400人,实有职工3678人,市级编制354个,县级1046个,实有市级1140个、县级2538个,公立医疗机构中医药专业人员1653(含离退休在岗61人),有中医执业(助理)医师1253人,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中医执业类(助理)医师数0.41人(全国十四五目标0.62人),其中高级职称306人,中级505人,初级职称663人;学历层次研究生125人、本科873人、大专353人、中专及以下250人。乡镇卫生院有中医执业(助理)医师370名,无中医执业医师的机构有47个。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有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3人,省级名(老)中医3人,市级名(老)中医51人,市级中青年优秀中医药人才37人。

  二、中医药人才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非常重视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多措并举,加强人才梯队建设,积极实施好七个一批工作,稳步解决人才问题。一是每年为各级中医医疗机构招聘一批中医药专业人员,招聘中医医师不得低于总医师数的20%,近年来累计引进中医类大学生151名。二是每年开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考核一批确有专长人员,已累计考核合格163人。三是每年通过名老中医、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培养一批中医药人才。2023年已开展了20个名医工作室和10个学术传承工作室的建设,市县有30名名中医,60名学员建立了师承教育关系。四是通过人才引进计划每年引进一批中医高层次人才,目前已引进院士工作站1个,国医大师工作站6个。五是通过专科联盟建设培养一批中医骨干人才,已建立了省、市、县中医专科联盟,为我市中医药人才培养搭建了外出学习、向下帮扶学习的平台。六是通过继续开展西学中培训,培养一批中西医结合医师,目前市中医医院正在与陕西中医药大学对接开设规范西学中培训班。七是通过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培训项目,培养一批中医药骨干人才,近三年全市累计推送培养51名优秀人才。八是通过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为基层培养一批中医特色适宜技术推广人才。已派出县级中医院53名中医医师参加了适宜技术师资班培训,市级已编印了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教材,已累计培训1051人次基层中医适宜技术人员,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有2名以上培训合格人员。    

  三、中医药人才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在中医药人才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整体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中医医师整体数量不足。我市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中医执业类医师数是0.41名,与国家要求十四五0.62名的差距不小。二是各级中医医疗机构中医医师占比不高。市县级中医医院中医医师占比普遍在40%左右,国家标准要求达60%以上。三是基层镇村中医医师严重短缺。基层乡镇卫生院国家要求中医类别医师占比达25%以上,而且每个乡镇必须要有1名以上中医医师,100%的社区服务中心、80%的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务人员,而我市目前仍有47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中医执业医师,有70%以上村卫生室开展不了中医药服务。四是名老中医断层严重。全市知名中医年龄大多在70岁以上,相继离开工作岗位,中坚力量未能及时顶上,出现断档,梯队建设任重道远。五是中药材产业发展人才紧缺。由于研发、推广等经费的不足,人才的引入交流没有渠道,后续的培训体系不健全,导致我市中药材产业人才紧缺,在政策制定、发展规划、市场营销、品牌打造、企业管理、技术支撑等方面均缺乏专业性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稀缺。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今后,我们将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实际情况,结合您提出的建议从以下六方面抓好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

  (一)引进高层次中医药人才。根据全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通过建设院士工作站、国医大师工作站、国家级、省级名中医工作站,市内医院与国家级、省级中医院建立专科联盟等形式柔性引进一批国医大师、岐黄学者等领军人才与各级名老中医。通过工作站举办学术年会和学术论坛等形式,名老中医工作室老师带教的方式提高现有人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带动我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

  (二)引进骨干型中医药人才。加强中医药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招聘力度。在基层二级以上中医医疗机构人才招聘中中医医师招聘人数不得低于招聘总人数的20%。优化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中医医师配置。落实免费医学生订单培养政策,为基层定向培养一批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生。持续补充县乡村医疗机构适应性人才,充实基层中医药服务队伍,满足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对中医医师的需求。

  (三)强化中医药骨干型人才培养。通过驼城之光人才培训计划,派出中医骨干到国内知名中医医院学习;积极组织市级中医院院级领导、骨干人才参加省级人才培训;推进市中医院联合陕西中医药大学在市上建设标准化“西学中”培训基地,培养一批合格的“西学中”医师;利用市中医院中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培养提升刚入职临床中医药人才业务能力和水平;在市级医院(或者广济堂等中药加工生产企业)开展中药师技术人才培训,大力培育中医药炮制工、药物制剂工、煎药师、调剂师等中药师专业人才。

  (四)培育镇村中医药人才。依托市级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基地(市中医医院、榆林微创医院),为基层乡镇卫生院培养两名以上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人才,培育灸法、拔罐、刮痧、中药泡洗、耳穴贴压、经穴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在市中医医院(市中医护理质控中心)建立中医护理技能培训基地,促进各级医疗机构中医护理技能和服务能力提升。依托县级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推广中心对所有村医进行中医适宜技术培训。通过培训实现镇村中医药健康服务全覆盖。 

  (五)推进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今年拟建设23个市级名老中医工作室,14个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室,每个工作室有1名名老中医带教2名学术继承人,促进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中医药人才培养。同时落实中医执业医师多点执业政策,推进市名老中医在市县名中医工作室交流坐诊机制建设,推进中医学术思想传承创新发展,促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下沉。

  (六)争取中医药人才专项经费。积极协调财政部门预算中医药人才培养提升专项经费,开展中医药基础知识、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中医质控、中药辨识、病例辨识等专项培训,举办中医学术论坛、中医药基础知识竞赛等活动,提升中医药人才服务能力和水平。

  联系人:白鑫            电话:18992225039

                     

榆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3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