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610800MB2902593P/2024-00254 | [ 主题分类 ] | 卫生 |
---|---|---|---|
[ 发布机构 ] | 榆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 发文日期 ] | |
[ 效力状态 ] | 有效 | [ 文 号 ] | 榆政卫健函〔2024〕530号 |
[ 名 称 ] | 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42号建议的答复函 |
郭军利代表:
感谢您对我市卫生健康事业的关注和支持!您《关于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建议》(第242号)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基层卫生工作,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稳定基层人员队伍方面先后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一、全市中医药人才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市非常重视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多措并举,加强人才梯队建设,积极实施好八个一批工作,稳步解决人才问题。一是每年为各级中医医疗机构招聘一批中医药专业人员,招聘中医医师不得低于总医师数的20%,近年来累计引进中医类大学生200余名。二是每年开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考核一批确有专长人员,已累计考核合格300余人。三是每年通过名老中医、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培养一批中医药人才。2023年-2024年已开展了37个市级名医工作室和25个学术传承工作室建设,与50名学员建立了师承教育关系。四是通过人才引进计划每年引进一批中医高层次人才,目前已引进院士工作站1个,国医大师工作站4个。五是通过专科联盟建设培养一批中医骨干人才,已建立了省、市、县中医专科联盟,为我市中医药人才培养搭建了外出学习、向下帮扶学习的平台。六是通过继续开展西学中培训,培养一批中西医结合医师,目前神木市中医医院已开展了1期西学中培训班,市中医医院正在与陕西中医药大学对接开设规范西学中培训班。七是通过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培训项目,培养一批中医药骨干人才,近三年全市累计推送培养51名优秀人才。八是通过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为基层培养一批中医特色适宜技术推广人才。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今后,我们将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实际情况,结合您提出的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抓好基层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
(一)引进高层次中医药人才。根据全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通过建设院士工作站、国医大师工作站、国家级、省级名中医工作站,市内医院与国家级、省级中医院建立专科联盟等形式引进一批国医大师、岐黄学者等领军人才与各级名老中医。通过工作站举办学术年会和学术论坛等形式,名老中医工作室老师带教的方式提高现有人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带动我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
(二)引进骨干型中医药人才。加强中医药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招聘力度。在基层二级以上中医医医疗机构人才招聘中中医医师招聘人数不得低于招聘总人数的20%。优化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中医医师配置。落实免费医学生订单培养政策,为基层定向培养一批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生。持续补充县乡村医疗机构适应性人才,充实基层中医药服务队伍,满足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对中医医师的需求。
(三)培育镇村中医药人才。依托市级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基地(市中医医院、榆林微创医院),为基层乡镇卫生院培养两名以上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人才,培育灸法、拔罐、刮痧、中药泡洗、耳穴贴压、经穴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在市中医医院(市中医护理质控中心)建立中医护理技能培训基地,促进各级医疗机构中医护理技能和服务能力提升。依托县级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推广中心对所有村医进行中医适宜技术培训。通过培训实现镇村中医药健康服务全覆盖。
(四)争取中医药人才专项经费。积极协调财政部门预算中医药人才培养提升专项经费,开展中医药基础知识、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中医质控、中药辨识、病例辨识等专项培训,举办中医学术论坛、中医药基础知识竞赛等活动,提升中医药人才服务能力和水平。
今后,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市中医药发展,共同为推进健康榆林和中医药强市建设而贡献一份力量。
榆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8月12日
(联系人:申向丽 联系电话:1809124034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