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610800MB2902593P/2024-00263 | [ 主题分类 ] | 卫生 |
---|---|---|---|
[ 发布机构 ] | 榆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 发文日期 ] | |
[ 效力状态 ] | 有效 | [ 文 号 ] | 榆政卫健函〔2024〕570号 |
[ 名 称 ] | 关于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43号建议的答复函 |
屈亚军委员:
您提出的《加快发展我市康复医疗工作的建议》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康复医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康复医疗工作对全面推进健康榆林,保障改善民生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您在提案中谈到的关于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建议,我委将根据情况逐步落实。
一、合理推进康复医疗服务发展
我市每年康复门诊约5.2万余人次,目前,市内各级医疗机构大多设置康复科室,全市配备康复床位694张,各县市区以榆阳区为主,设有康复床位545张,定边、清涧、子洲三县康复床位数不足。全市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市卫健委通过不断深化医疗卫生改革,积极发展“医联体、医共体”,提升康复诊疗水平。大力支持社会力量举办的体检、养老和养生保健机构,现有民营康复医院1家,通过不断加强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及其他相关专业融合,不断提高康复医学诊疗技术和管理水平,有效促进医疗康复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二、大力发展中医药特色康复服务
中医药在康复专业很具优势,市卫健委通过开展大型医院巡查、等级医院评审相关活动,加强全市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康复服务能力建设,提升中医康复技术水平。鼓励中医医院采取多种形式,探索具有中医特色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鼓励有条件的中医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联合开展中医药康养服务,惠及广大群众。下一步,我委将继续对中医康复医学相关学术交流与合作予以支持,同时积极协调财政等部门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设置专项资金,资助有关学术组织开展相关工作。
三、加强康复医疗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我市从事康复专业的医疗人员较少,康复专业有影响的专家则更少。随着后疫情时代到来,康复医疗市场潜力很大,我委在康复人才队伍方面计划开展如下工作:一是强化康复医疗专业人员岗位培训。逐步建立以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康复医疗专业人员培训机制。根据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和康复医疗临床需求,有计划、分层次地对医疗机构从事和拟从事康复医疗工作的人员开展培训,提升康复医疗服务能力。二是推进康复医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探索开展康复医学科医师转岗培训,增加从事康复医疗工作的医师数量。三是加大对康复医学人才培养力度,根据临床需要结合个人需求,加强对康复医师、护士、治疗师康复知识的培训培养,加大复合型康复人才培训培养力度。
四、加大康复事业政策扶持力度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纲要规划》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明确要求加强康复医疗机构建设和大力发展康复医疗延续性服务。我委加强政策落实,不断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康复医疗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学科能力不断提升。我委将不断推进康复医疗多学科合作,推进完善分级诊疗,分阶段康复的服务体系,利用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推进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及网络建设。大力发展社区和家庭康复,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康复服务能力,推动基于互联网+康复模式建设,多管齐下强化康复医疗服务,更好推动康复医学学科发展。
榆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8月26日
(联系人:吴耀廷 联系电话:388429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