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610800MB2902593P/2024-00338 | [ 主题分类 ] | 卫生 |
---|---|---|---|
[ 发布机构 ] | 榆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 发文日期 ] | |
[ 效力状态 ] | 有效 | [ 文 号 ] | 榆政卫健函〔2024〕536号 |
[ 名 称 ] | 对市政协第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11号提案的答复函 |
杨保飞委员:
感谢您对我市卫生健康事业的关注和支持!您《关于积极推动榆林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第411号)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中医药产业发展工作,先后出台了《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起草了《关于加快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等扶持政策,以打造陕甘宁蒙晋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为契机,不断完善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健全中医药健康服务现代产业体系,全市中医药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成立了过敏性鼻炎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
2024年7月17日,我委批准成立了榆林市过敏性鼻炎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位于上郡南路榆林市中医医院南郊院区(以下简称“中心”)。中心致力于过敏性鼻炎的宣教、流调、预防、诊断、治疗、随访、科研,运用中医药针灸、埋线穴位贴、艾灸、中药鼻腔冲洗等方法在治疗过敏性鼻炎中优势明显,结合西医特色在治标的同时标本兼治,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缩短发病周期,效果显著,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提供多学科联合诊疗和全方位的服务,以满足过敏性鼻炎患者个性化的治疗需求。同时,建立过敏性鼻炎患者数据库,进行过敏性鼻炎相关科学研究,积极申报省、市级课题,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过敏性鼻炎中的应用,转化课题成果,造福榆林百姓。
二、持续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一是推进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2018年我市安排420万元对中医馆建设给予奖补,对建成的标准化中医馆每个奖励5万元,全市已建成中医馆189个,建成省级示范中医馆26个。二是2023年遴选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50个村卫生室及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置“中医阁”,并申报省级专项资金建设“中医阁”。三是组织全市十二个县区对全省1300名村医进行村医适宜技术培训项目,项目正在实施中。四是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2023年米脂、子洲、靖边、佳县、神木市成立了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申请财政专项经费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对百余名基层卫生人员开展适宜技术培训,2024年的培训工作正在推进中。
三、加快推进中药产业发展
我市中药材产业发展自然环境、土质、种质等资源优势明显,种植面积已达到47.5万亩。多种中药材品种品质优良,特别是子洲黄芪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定,2018年5月入选“陕西十大秦药”名录。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推进中药产业发展工作,一是组织制定出台中医药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科学指导全市中医药产业发展,改变混乱无序的发展现状;二是组织力量、聘请专家,尽快开展一次中药材资源调查工作,摸清家底、规范种植,为产业发展打好基础;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与各大医药企业对接洽谈,宣传优惠政策,争取引进落地几个大项目,树立标杆、扩大影响、推动发展;四是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重点扶持几个有基础、有市场、有前景的本土企业,力争使企业得到发展、农户同步致富;五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通过“中医药+”、“+中医药”模式,推动中医药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打造以特色康复、健康养老、健康旅游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文化产业链。
四、建设榆林中医药博物馆及中药材交易中心
前期我委已起草了《关于加快中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并向各有关单位进行了征求意见。现中药材交易中心建设根据领导批示由榆阳区高新产业园区负责,目前正在招商引资中。中医药博物馆项目市政府领导拟定由市中医医院在新院区提升项目中建设,建设工作正在推进中。
今后,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市中医药发展,共同为推进健康榆林和中医药强市建设而贡献一份力量。
榆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8月12日
(联系人:申向丽 联系电话:1809124034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