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一、群众就医存在的问题
1980年第一例病例被报道后,艾滋病就一直成为医学界的一个难题,闻之变色。1996年随着人们对艾滋病的逐步认识和研究,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问世,有效抑制了艾滋病病毒的复制。2006年《艾滋病防治条例》正式实施,2016年我院被榆林市卫健委定为艾滋病防治定点医院,对辖区内的艾滋病感染者提供免费的抗病毒治疗服务。随着越来越多的抗病毒药物应用于临床,使得许多感染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然而,由于培训宣传不到位、就医环境等原因,仅依靠药物治疗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艾滋病防治工作更需要从源头抓起,包括加强宣教,提高人们的防病意识;加大高危人群的干预力度,普及安全性行为;加强病毒检测,实现早诊断、早治疗等。
二、医院采取的创新措施和办法
在全球共同努力下,艾滋病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感染人数逐年下降,死亡率也有所降低,艾滋病防治已取得一定成效,尽管如此,预防和控制仍然是关键。社会和医疗机构要加强对艾滋病的正确认识,消除社会歧视,创建一个关爱、和平、平等的就医环境迫在眉睫。2023年榆林市第二医院根据《榆林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定点医院管理规范(2022年版)》文件精神,院领导高度重视,邀请专家反复论证研究,在住院部东门一楼南侧,成立了全市首个艾滋病“一站式”关爱中心。关爱中心内部设置诊疗咨询室、采血室、药品储存室、收费室、医废暂存间等业务区域和公共候诊区域,配备感染科医师1名,专职护士2名,收费人员1名,制定了保密制度、药品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艾滋感染者可在该区域“一站式”完成诊疗、咨询、缴费报销、采血、取药等服务。关爱门诊,不仅为他们提供技术和人力的支持,更是为艾滋病感染者提供了一个尊重、平等、私密性较好的就医环境。
关爱中心的医务人员,对前来就医的感染者提供一对一的关爱“话疗”和关爱“追踪”业务,实行关爱“终身制”的随访,同时根据不同感染者的需求,免费发放“抗病毒干预包”(消毒凝胶、消毒喷雾、口罩、避孕套等)关爱门诊对HIV感染者创造了一个宽松的、没有歧视的就医环境,使他们获得了必要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情感、心理上的支持,增强了感染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能力。
三、取得的效果
榆林二院关爱中心承担着周边三个县区近300名感染者的诊疗随访任务。为推动艾滋病诊疗的规范化、同质化,医院先后委派三名技术骨干赴北京地坛医院国家艾滋病防治培训班学习,切实提高了医务人员对感染者的诊治能力和诊疗思路。在注重身心综合疗护的前提下,显著改善了感染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从两名医护人员发展到现在诊疗、咨询、检验、收费一站式的关爱中心,从一个简陋的咨询室到温馨明亮的一站式服务,2016年至2023年,榆林市第二医院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任务完成率达98%,艾滋病规范化随访干预比例达90%,艾滋病哨点监测完成率达100%,高危人群干预检测覆盖率达85%,辖区内200多名感染者在高效抗病毒治疗下,完成了从绝症到可控的逆转,病毒载量下降,控制在艾滋病无症状期,极大地提高了感染者的生活质量。